安博体育注册手机客户端
苹果一剂强心针打给国产OLED
苹果Vision Pro究竟能否推开“空间计算时代”的大门?答案似乎写在了两片大小仅为1.3英寸的Micro OLED显示屏上。
在不久前举行的WWDC23上,苹果正式对外发布了售价高达3499美元的MR设备Vision Pro。在引发了外界诸多热议的同时,其所配备的屏幕材质也吸引了大量关注。
Vision Pro所采用的两块屏幕成本为700美元,即单片成本高达350美元,约合人民币2490元。当前除了索尼之外,其他屏厂还无法供应类似规格的元器件。但产业链传出消息,由于索尼的Micro OLED面板产能有限,未来不得不将这份 “独门生意”拱手让人。
面对Micro OLED这块如此诱人的“肥肉”,全球显示面板厂商当然不会按兵不动,LGD、三星显示、京东方、视涯等多家面板企业侧重点各有异同,争相抢夺Micro OLED的未来市场。尤其国内面板企业快速进步,与国外厂商展开激烈竞争并在部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Vision Pro一经发布,其供应链和制造成本便被曝光。综合机构的拆解报告,显示模组在Vision Pro整机中成本占比最高。在核心配置上,Vision Pro搭载的两块Micro OLED屏幕,单台价值量达300美元,占BOM成本的21%。Wellsenn XR的表单中,显示屏成本占比甚至高达48%,Micro OLED内屏由索尼供应,AMOLED外屏由LG提供。
其实在近眼显示领域,已经涌现出多种显示方案,包括主流方案Fast LCD、基于Fast LCD 进行背光源改造的 Mini LED 和 QLED、自发光的Micro OLED,均搭载 VR 头显实现规模量产。根据Sigmaintell调研数据,2022年全球XR头显用显示面板出货约1177万片,其中Fast-LCD占比高达94%,硅基OLED占比约4%。
Micro OLED只是众多显示技术中的一个小众路线,如何获得苹果的青睐?
Micro OLED是半导体产业与面板产业的融合产品,即在硅背板 (CMOS驱动) 上制造OLED器件。相比传统的LCD和OLED,Micro OLED具有高解析度、低功耗、高亮度、高对比、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厚度薄、寿命长等特性,功率消耗量可低至LCD的10%、OLED的50%。
作为一款头戴式产品,Vision Pro从屏幕到用户眼部的距离几乎能忽略不计,若要实现最佳显示效果,就一定要使用更好的屏幕,同时还需要兼顾体积、重量、功耗等问题。因此具备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耐温性、低功耗等优势的Micro OLED,就成为了不二之选。
但由于大面积硅的制造工艺复杂且门槛高,Micro OLED造价成本相比来说较高:Micro OLED融合CMOS与OLED的制造工艺,CMOS采用光刻技术,由晶圆代工厂制造;OLED因有机材料易受水和氧气影响的材料特性,真空镀膜机和金属遮罩封装至关重要。半导体制造设备一次性投入大,制作工艺复杂,推高了企业进入门槛和制造成本。
从Micro OLED制造商来看,目前能稳定量产的公司屈指可数。全世界内,Sony、LGD处于第一梯队,国内京东方、视涯科技基本位于第二梯队。
作为“消费电子风向标”,苹果每发布一款新产品都会让整个产业生态链产生一次小小的波动。当前,Micro OLED市场规模还较小,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仅1.30亿美元,Apple Vision Pro的推出,将给Micro OLED产业注入一剂强心针,Micro OLED在VR中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
IDC预计AR/VR头显在2023年的出货量为1010万台,总出货量同比增长14%,在2023年至2027年,五年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2.6%。另一所研究机构DSCC预计,2025年后Micro OLED将占据最大的出货量份额,并预计到2025年,基于Micro OLED显示屏的AR/VR头显出货量将达到1900万台。
综合各研究机构发布的物料清单,日本提供了总值为780美元的物料,约占比50%,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日本作为电子零部件领域最强国家的地位。其中,擅长微型制造的索尼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独占了日本市场占有率的95%。由于索尼是目前唯一供应苹果硅基OLED屏的供应商,从理论上来看,索尼应该获益最大。但产业链却传出消息,索尼公司的硅基OLED面板产能有限,每年只能供应90万块,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苹果明年最多只能出货几十万台Vision Pro。
据消息的人偷偷表示,苹果曾要求索尼增加硅基OLED面板的生产能力,但遭到了拒绝。考虑到索尼有自己品牌的PlayStation VR,并且硅基OLED产量有限,未来索尼将成为苹果潜在的竞争对手。因此,苹果要想增加Vision Pro的出货量,就需要寻找新的面板供应商。
业内人士表示,制造商倾向于选择多个供应商,以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和提高价格竞争力。虽然索尼可能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韩国的显示器制造商可能通过开发更优质的产品来扭转这一趋势。
自2020年以来,LGD一直在测试微型OLED面板,为扩展XR市场做准备。有分析认为,从第二代开始,LG Display(LGD)有望成为Vision Pro最大的显示屏供应商。未来Vision Pro要想如iPhone那样走向大众消费者,关键是大幅度降低售价。此次LGD为苹果Vision Pro提供的外部OLED屏,成本仅为30美元,还不到索尼硅基OLED的十分之一。
面对Micro OLED这份“美差”,另一韩国面板巨头三星显示也蠢蠢欲动。5月17日,三星以2.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微型OLED公司eMagin。6月中旬,三星显示又被爆出已经从韩国设备厂商Sunic System采购了用于RGB Micro OLED的蒸镀设备。
三星显示计划在短期内开发WOLED+CF Micro OLED,并在长期内开发RGB Micro OLED,最直接的目的是拿到今后Apple MR设备的Micro OLED订单。不过,在量产进度和品控方面,LGD将优于三星显示。如此看来,未来LGD或将取代索尼,成为下一代苹果MR产品的最大供应商。
当然,在Vision Pro供应链名单中,我们会发现中国厂商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供应链提供了Vision Pro的64%零件和最终组装。自发布后,国内终端厂商也会积极跟进,一同推动国内AR/VR产业链结构布局优化,同时促进新显示、电池、交互部分元器件的发展与升级,加速抢占下一代计算平台制高点。
尤其在新兴的Micro OLED领域,京东方、视涯科技已布局多年仅次于Sony、LGD,在国内总体处于领头羊。中国大陆与韩国在OLED市场方面的差距迅速缩小,目前基本处于同台竞争的现状。
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3年Q1全地球手机OLED面板市场中,韩国三星显示和LGD合计市占率约为62%,中国大陆京东方、天马微、维信诺、TCL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合计市占率约为38%。Stone Partners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Q2中国企业柔性OLED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将超过50%,这是中国主要显示器制造商首次在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数量上超过韩国。
三星显示柔性OLED出货量预计较去年同期的4650万片减至3890万片,市场占有率预计将从59.5%下降至41.2%。至此,三星显示在柔性OLED市场的份额已连续三个季度跌破50%。随着中国OLED产能持续释放,以及中国品牌不断导入国产OLED面板,三星显示未来想要在柔性OLED市场中恢复超过60%的市场占有率并非易事。
今年年初,Micro OLED微显示器制造商湖畔光芯展出第三代1.3英寸Micro OLED显示器。据报道,该显示器器号称是全球已发布唯一可量产的最大尺寸、最高分辨率的Micro OLED,可实现95°以上的视场角,具备120Hz刷新率,可有效解决VR纱窗效应、眩晕感等问题。日本松下公司的新一代智能VR眼镜MeganeX已搭载了湖畔光芯的第三代Micro OLED显示器,并预计在今年上市。
另外,宏禧科技于今年2月宣布建成一条12英寸Micro OLED生产线,并进入商业化量产阶段。此前,宏禧科技还发布了一款0.6英寸Micro OLED微型显示器,目标应用场景范围包括VR/AR观影、游戏、教育、工业等领域。
根据韩媒The Elec报道,中国国内视涯技术(SeeYA Technology)已经向显示生产设备制造商Sunic System下单,采购用于生产OLEDoS 的沉积机,该交易价值322亿韩元(约1.79 亿元人民币),合同将持续到2024年6月。视涯技术曾于2018年向Sunic采购了价值295亿韩元(约1.64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国内另一家屏幕大厂京东方也于2020年向Sunic采购了价值276亿韩元(约1.53 亿元人民币)的生产设备。
中国面板企业近年来在OLED产业上的快速拓展和技术积累,让原本的OLED霸主三星公司产生了极高的警惕性,并试图通过专利的方式来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
今年1月,三星显示器在美国ITC发起的专利执法行动,中国面板领军企业已经做出回应,京东方及其子公司近期对多家三星在华公司提起侵害发明专利权诉讼。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也是不进则退,如果无法通过专利战来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就无法逾越产业替代这一历史“亘古不变”的道理,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强的美欧市场,将更加难以立足。
回溯全球面板产业的迁移历史:于欧美原创,在日本完成产业化,随后韩台通过逆周期投资击败日本,经历多次产业迁移最终花落大陆。作为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显示面板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随着面板产业在中国大陆的集中度逐渐提升,面板周期性趋于平缓,Micro OLED、Micro LED等新技术将是显示产业未来屈指可数的有限变量。当下,Micro OLED技术趋于成熟,随着苹果“划时代”产品的发布以及下游新应用的拓展,Micro OLED技术将在平静的面板产业中引发波动,国内面板企业将在这剂强心针下崭露头角,快速进步,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