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logo

工艺展览

多地现“毒跑道”事件:谁来为孩子的健康负责?

2024.10.08 作者: 工艺展览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江苏、上海等多地中小学、幼儿园出现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散发异味,不少孩子出现头晕、起疹、流鼻血等症状,有的不得已戴口罩上课,引发家长担忧。

  连日来,各地对“涉毒”塑胶田径运动跑道进行仔细的检测并调查,相关学校和企业也在纷纷拿出产品检验测试合格报告,但疑问并未平息:异味对孩子危害多大?为什么符合规则的材料会散发异味?何时能有权威调查为公众释疑?

  记者20日在江苏省丹阳市前艾小学看到,教学楼与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仅相隔一二十米,在网络上被曝光的“涉毒”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已经暂停施工,但仍旧能闻到散发出来的刺激性味道。

  读五年级的王同学说,上周铺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喷颜色的时候,味道很重,上课的时候都要把窗户、门都关紧。“老师说任何一个人都要戴口罩,因为味道对身体不好,全班40个人,有一半多戴了口罩。”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今年秋季刚开学,苏州元和小学的十多名小学生陆续出现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家长认为孩子出现不适与气味呛人的新建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有关。有家长反映,“不少孩子是闻了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散发的异味后,集中出现流鼻血、过敏、嗓子不舒服、头晕等症状的。”

  除了江苏苏州、丹阳等地,上海松江、浙江杭州及江西南昌等地都出现了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散发刺激性气味的问题。南京林业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系教授罗振扬认为,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在国际上广泛使用,国家和江苏等地早就出台校园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有关标准,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都有具体实际的要求,“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造的塑胶田径运动跑道肯定是安全的”。但这种情况出现,不排除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违法违规添加一些有害的催化剂和塑化剂。

  相关专家这样认为,“毒跑道”除了引发孩子流鼻血、头晕、起红疹等症状,一些黑心企业添加的邻苯类塑化剂,长期过量吸入人体危害极大。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原高级工程师陆长峰说,从了解的情况看,校园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中的刺鼻异味确实来自塑化剂等添加剂。有的企业在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中添加了氯化石蜡,能挥发出氯气,对人体有害。

  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异味伤人”事件频发,但“涉毒”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大都具有产品检验测试合格报告。丹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谢丹向记者出示了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前艾小学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原材料的检测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原材料为合格产品。

  江苏省教育厅还于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涉事项目系当地“自筹自建”,现已安排对这些项目进行权威检测,同时将对全省范围内的塑胶田径运动跑道项目,做全面回访检查。

  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相关学校公布的检验测试情况看,多数“涉毒”塑胶田径运动跑道上空空气质量检验测试合格,一些学校还出具了跑道材料的检测合格报告。

  但一些家长仍不禁产生疑问,塑胶田径运动跑道的材料和上空空气都检测合格,那造成孩子伤害的刺激性异味究竟从哪来的?

  镇江一家塑胶生产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正规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来说都会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施工,但一些无证的“小作坊”问题突出,不仅产品质量不高,假冒合格证也屡屡发生。“有人曾假冒我们企业的名义向学校提供塑胶田径运动跑道颗粒和胶水,并冒用检测报告。”

  除了检测报告有猫腻,检验测试标准也存在滞后问题。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化学建材检测中心的周小林表示,目前一些无良企业在塑胶田径运动跑道的生产施工中使用废弃胶粒,其中含有的芳香烃、邻苯、氯化石蜡等物质,目前未被列入国家现行的检测标准。

  “这意味着,即使检测结果没问题,也不代表跑道没有毒。”一位化学材料方面的专家说。

  一个多月以来,多地已出现近10起塑胶田径运动跑道“涉毒”事件,有关部门和单位纷纷介入调查。江苏、上海等地还对区域内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做全面排查,防堵“漏网之鱼”。

  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杜伟表示,省教育厅已责成相关的单位对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委托权威监测机构进行仔细的检测,并就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检测结果。

  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调查的最终结果能够解答公众疑问:塑胶田径运动跑道和孩子头晕究竟有无关联?跑道究竟有没有毒?有毒物质来自哪个环节?

  一位塑胶行业的知情人和记者说,目前对塑胶田径运动跑道的监管侧重事前的材料检验测试和事后的空气检测,对施工生产环节的监管比较薄弱。由于校方经常催着完工,一些实施工程人员会使用固化剂缩短工期。“固化剂大都有毒,而且国家现有标准对固化剂的使用并没有明确规定。”

  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杨树兵指出,目前,自筹自建的塑胶田径运动跑道项目是要求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仔细的检测,并且假如发现有问题,要公布材料供应商与施工方单位。“涉及我们教育系统的相关责任人,一定严肃查处,一追到底,绝不姑息。”

  “杜绝校园‘毒跑道’,地方教育部门固然难辞其责,住建、环保、质检等部门也不应袖手旁观。”江苏省教育建筑设计院院长王珏说,目前教育设施建设主体多元,除了教育部门直接建设,还有开发商代建、地方政府代建等。尤其是各方代建的教育设施,有关部门应在招标、施工、验收、检测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管,杜绝层层转包、以次充好等问题,消除校园安全隐患。

  一些滞后的标准也应尽快修订完善。罗振扬教授认为,针对一些检测盲区,有关部门和企业应紧急行动起来,以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态度,直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逐渐完备和检验测试标准,让有关产品质量与时俱进。(记者凌军辉、李光正、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