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展览
“以竹代塑”为全球“减塑”提供解决方案
2023年服贸会上,一位小朋友被竹子做成的鼠标和键盘所吸引。本报记者成静/摄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以下简称《全球计划》),在“以竹代塑”倡议基础上呼吁相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等,在发展的策略和规划中纳入“以竹代塑”元素,一同推动减少塑料污染。
《全球计划》还从政策、科研、创新、市场到宣传与合作,明确了加速支持措施的出台、促进科研水平的提升、鼓励创新领域的探索、推动市场机制的发展、强化宣传推广的力度、夯实伙伴关系的基础等六大行动目标,共提出23项具体行动。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等行动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牛波在以竹代塑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以竹代塑”不仅将为我国塑料垃圾源头减量作出积极贡献,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
塑料虽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污染问题威胁人类健康,而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许多领域可以替代塑料制品,“以竹代塑”应运而生。
我国是竹资源和竹产业大国,有竹子837种、面积756万公顷,年产竹材1.5亿吨,成片竹林面积、年产竹材、年产竹笋数量则分别为世界总量的1/3、1/3、1/2,均位居全球之首。
目前,我国主要竹产品有上万种,分布于日用制品、工业制造、建筑建材、农业生产等十几个领域。发挥竹材优势,开发竹质代塑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推进‘以竹代塑’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既是国内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的有效途径,也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牛波表示,推进“以竹代塑”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从国内看,虽然塑料垃圾大规模泄漏到自然环境的态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农膜、外卖、快递等领域还任旧存在部分问题。从国际看,塑料污染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全球各国都在寻找兼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塑料污染治理道路。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变成了金山银山。”牛波表示,“以竹代塑”依托竹子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特性,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竹子生长快,固碳能力强,是林业碳汇的重要方法。以竹木加工而成的竹木产品和建筑物,固碳时间也可达几十年、上百年。据测算,中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亿吨、固碳1.05亿吨;加工1吨竹材碳排放30千克,分别是钢材的1/216、铝材的1/220和塑料的1/19。
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协同推动下,福建、浙江、贵州、广东、四川等主要竹产区各级政府紧密结合当地竹产业实际,统筹谋划,调整结构,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以竹代塑”产业的快速发展。
福建省政府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拿出1亿元以上专项财政资金,推动全省做好“竹产业”“竹科技”“竹工艺”“竹文化”四篇文章。
福建省南平市竹林面积5万亩以上乡镇有48个,占全市115个乡镇的41.74%,拥有“中国竹子之乡”3个、“中国特色竹乡”2个。日前,南平市印发《南平市推进“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全面应用“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产品,住宿、餐饮、商超等服务领域和重点行业“以竹代塑”产品使用率大幅提升。
浙江省安吉县在全国率先印发《鼓励以竹代塑快速推进竹制品创新应用推广的实施建议》,鼓励行政、住宿餐饮、生活服务、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使用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深化“以竹代塑”绿色环保理念。同时,制定《安吉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奖补办法(试行)》,县级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竹制品推广,其中100万元用于竹餐具(竹茶具)推广。安吉县竹产业总产值近200亿元,以不到全国1%的竹林面积,创造了超过全国5%的竹业总产值,真正的完成“小竹子撬动大产业”。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上,配合国家林草局印发《关于快速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以竹代塑”;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中提出积极稳妥推广竹木等塑料替代产品。资金上,持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竹纤维、竹麻纺织品生产等项目建设,支持四川竹产业园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范围。国际交流上,深度参与国际竹藤组织中方协调领导小组工作,支持国际竹藤组织提高自身能力,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家林草局联合科技部将“以竹代塑”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年度“揭榜挂帅”榜单。依托科研项目,正在加速攻克家居日用类一次性竹纤维餐盒、竹刀叉勺、竹吸管、竹衣架、竹牙刷,建筑交通类汽车内饰件,工程设施类竹缠绕复合管、竹质淋水填料等产品制备关键技术。
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表示,希望以“以竹代塑”倡议为契机,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水平,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推动我们国家竹产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
《三年行动》聚焦当前“以竹代塑”产业规模偏小、产量较低、成本比较高、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地部署了七大行动,分别是科学技术创新提升行动、产业生态培育行动、产销对接促进行动、重点场景替代行动、特色地区引领行动、社会宣传引导行动和国际交流合作行动。
其中,针对目前竹产业创新突破和技术转化方面相对滞后等问题,《三年行动》提出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支持,组织“以竹代塑”相关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装备,加强“以竹代塑”产品深度研发,优化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竹林采伐、运输、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丰富“以竹代塑”新技术、新产品。
针对目前“以竹代塑”规模化发展水平低、集约化经营不足、产业链协同不够等问题,《三年行动》提出鼓励主要竹产区因地制宜拓展“原料-加工-产品-营销”上中下游产业链,培育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加速“以竹代塑”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鼓励发展竹产业循环经济,推行全竹利用产业模式。
针对目前“以竹代塑”地区发展不平衡、示范效应不明显等问题,《三年行动》提出在全国选择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设5~10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优先在当地重点领域,探索替代效果好、市场潜力大、公众易接受的“以竹代塑”产品,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先进模式,发挥带动引领作用。
牛波表示,主管部门需分工协作,加快完善有利于推动“以竹代塑”的法律和法规、支持政策、标准认证等体系。地方政府要积极推广“以竹代塑”产品,有条件的地方要创建“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要加强有关产品和先进技术装备研发,不断丰富“以竹代塑”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行业协会要充分的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品牌评价、标准制定等活动,引导“以竹代塑”企业用好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国际组织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鼓励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创立国际大品牌,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众多购买的人要热情参加,主动对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塑料制品说“不”,形成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的生活习惯。
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威胁着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共同挑战,中国一直是塑料污染治理的实干家和行动派,正在热情参加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进程。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三年行动》各项任务落实,推动“以竹代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牛波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以竹代塑”不仅将为我国塑料垃圾源头减量作出积极贡献,也会成为全世界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解决方案,贡献强大“中国智慧”。